ICG清除试验属于动态检测,它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分析肝功能特定指示物(ICG)在受试者体内的动态变化检测,评估受试者肝脏摄取、代谢、合成、生物转化和排泌等生理功能的有效状态(又称有效肝功能或肝储备功能),主要影响因素为功能性肝细胞量和肝血流的有效灌输量(effective hepatic blood flow ,EHBF)[1],而临床通常从功能性肝细胞量和有效肝血流两个方面来评估肝储备功能。该试验有两个主要指标:ICGR15(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直接反映肝储备功能性肝细胞量;EHBF(有效肝血流),直接反映肝储备功能有效血流灌注,可以直接反映肝储备功能(有效肝功能)的两个方面,实现肝储备功能的更全面评估。
目前决定临床结局的肝功能评估的三大核心要素是损失部分、再生部分和剩余肝功能。因此:
肝脏储备功能≈初始(未知)-损失(某些生化指标)+再生(未知)
从这个公式中看到,初始部分是一个未知量,再生部分也无量化检测方法,也是未知量。临床通常用某些生化指标去评估损失部分,但因生化指标在体内有半衰期,这些指标反映的损害程度存在明显滞后性、前后两次检测结果间可能存在重叠现象,不能把结果简单累加起来反映总体损害程度。同时因其又在体内不断地产生及代谢,在血清中的含量或酶活性取决于其产生、分布与清除的总和效应,每次检测结果反映地只是阶段性损害程度。
临床上能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一些综合评分模型,如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等。Child-Pugh评分是一种对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的分级标准,但较为粗略,其中的血液指标不够灵敏,而腹腔积液和肝性脑病两个指标则相对主观。同为Child-Pugh A级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及能耐受肝切除体积的个体差异却很大,需要进行更精确的定量评估,这个群体患者肝切除手术后总体病死率为3%~8%[2]。MELD评分克服了CTP分级受主观因素的影响,3个参数肌酐、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均为客观实验室指标,且对预后有不同的影响而占有不同的权重,能反映肝脏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肝肾综合征,对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有较好价值[3]。MELD评分中的血清肌酐可受患者血容量不足、过量使用利尿剂等因素影响,胆汁淤积造成的维生素K缺乏会使INR增高,感染会致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这些因素都会对评分结果产生偏倚[4]。
还有某些生化指标如白蛋白、胆红素和PT等,但因其在体内存在半衰期、滞后性、特异性比较差,许多肝外因素也可引起这些指标的异常,如维生素K缺乏、脂肪泻、抗生素应用等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近年来,ICG清除试验成为评估肝储备功能最有价值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有两个主要指标,ICGR15(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和EHBF(有效肝血流),目前临床上常用ICGR15评估衡量患者所能耐受的肝切除体积,其对肝硬化患者肝切除的预后判断价值已经得到证实。同时EHBF对临床肝储备功能的评估作用也被大家逐渐认识。
下面我们汇总一下ICGR15的临床应用:
ICGR15作为评估肝储备功能、反映肝脏功能性肝细胞量的重要指标,在外科,广泛应用于肝切除术前术后、肝移植、介入、门脉高压手术等等的肝储备功能评估,不仅在国外列入肝切除的标准,如苏黎世大学标准、东京标准等,在中国也进入了以下各种专家共识、规范及指南[5-11]:
腹腔镜肝切除专家共识和手术操作指南
▪Chlid-Pugh评分B级以上
▪ICGR15在正常范围
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专家共识(2013版)
▪肝功能Child-Pugh B级以上,肝脏储备功能良好,需大范围肝切除者ICGR15≤15%,剩余肝脏体积与标准肝脏体积之比≥40%。
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版
▪结合肝脏是否存在基础病变、胆道梗阻的时程和范围血清胆红素水平、胆道引流后吲哚氰绿(ICG)清除试验等综合评价预留肝脏的体积和功能。
《肝细胞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专家共识(2016年第3次修订)
▪肝储备功能良好,如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根据肝切除范围在相对应允许范围内。
卫计委《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Child-Pugh A级、ICGR15<20%-30%是实施手术切除的必要条件。
卫计委《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
▪肝功能Child-Pugh A级、ICGR15<30%是实施手术切除的必要条件。
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预防与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对于无门静脉高压征象的Child-pughA级患者,若 ICGR15<10% ,预留肝脏体积应不少于40%的标准肝体积( Standard liver volume,SLV)。
▪ICGR15为10%~20%,预留肝脏体积不少于60%SLV。
▪ICGR15为21%~30%,预留肝脏体积不少于80%SLV。
▪Child-pugh A级ICGR15>30%、 Child-pugh A级伴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只能行肝实质切除率(切除肝实质体积占全部功能性肝体积的比例)少于5%的微量肝切除。
▪Child-pugh A级ICGR15>40%或Child-pugh B级患者,只能行肿瘤切除术。
▪Child-pugh C级是行肝切除术的禁忌证。
也形成了中国肝切除安全限量的个体化评估决策树[12]:
R:剩余功能性肝脏体积;S:估算的标准肝脏体积
同时ICGR15也已广泛应用于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等病症治疗。通过临床广泛使用,ICG清除试验纳入:
《传染病学》第九版[1]
“ICG清除试验属于动态检测,它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分析肝功能特定指示物(ICG)在受试者体内的动态变化检测,可评估受试者肝脏摄取、代谢、合成、生物转化和排泌等生理功能的有效状态(又称有效肝功能或肝储备功能),主要影响因素为功能性肝细胞量和肝血流的有效灌输量(effective hepatic blood flow ,EHBF),对肝硬化肝衰竭、肝叶切除和肝移植前后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13]
“吲哚箐绿 (ICG) 清除试验可动态观察受试者有效肝功能或肝储备功能, 对肝衰竭及肝移植前后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肝硬化诊治指南(2019年版)》[14]
“吲哚氰绿(indocyanine green,ICG)ICG清除试验具有无创、安全、准确、灵敏、定量、可动态监测等优点。ICG消失率和ICG15分钟滞留率是临床常用的两个指标,且与Child-Pugh评分一致,可用于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特别是应用于肝硬化患者术前手术风险的评估。”
以下是ICGR15的使用参考范围[15-23]:
近年来,随着ICGR15值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吲哚菁绿清除率及ICGR15与肝细胞容量呈正相关,是目前较为公认的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指标。但其在肝硬化病人尤其重度肝硬化病人中的应用可能会受到局限[24],所以临床有必要结合有效肝血流EHBF一起评估肝储备功能。